400-123-4567
 
必发bifa中心

FIRST主动放映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站

摘要:
 它指向一种未被定义的内在波动,一种仍在构型中的存在感。我们关注的,不是答案的准确性,而是那些在矛盾中保留敏感、在裂缝中维持感知的影像实践。这些作品拒绝确知,
 
产品详情:

  它指向一种未被定义的内在波动,一种仍在构型中的存在感。我们关注的,不是答案的准确性,而是那些在矛盾中保留敏感、在裂缝中维持感知的影像实践。这些作品拒绝确知,也不通向和解。它们让不确定成为一种抵抗,一种经验世界的方式。正是在“或”之中,我们得以重新思考“心”之所指。

  本次策展以在华语影像中极富重量的影片《大象席地而坐》为引,呈现《锔瓷》《拳击日》《如果》《三三两两》《少女悟空》《心房客》等在FIRST展露头角的留美创作者的作品,是作品的回归异乡,也是在纽约城市景观下凝视影像作品的独特视角,期待给观众和其他留美电影人带来一些思考和对话。

  中学男孩韦布为了保护好友,争执时不慎让校园恶霸失足摔落楼梯昏迷不醒,孤立无援下,只好离家出走。同时,女同学黄玲与学校老师过从甚密的影片被恶意公开,母亲的冷漠和外界的糟蹋,让她也待不下去。老人王金住了大半辈子的老屋,成了女儿女婿的筹码而不知该何去何从。想帮恶霸弟弟报仇的流氓于城,则不晓得该怎么面对因自己背叛而跳楼身亡的好友母亲。为朋友出头的少年、为弟弟报仇的哥哥、身陷丑闻的女孩、老无所终的男子,四个人,一连串的麻烦,演变成无路可逃的困境,竟都在漫长狼狈的一天里。传说中,满州里那头整天坐著的大象,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救赎。

  胡波将人生的失意寄情于四个虚无苦闷的角色身上,以多线叙事、大量一镜到底的手法,在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跨度中,徐缓交织生命的错综,也对残酷的世界发出诗意的咆哮。

  胡波生于1988年,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,曾拍摄多部短片,并入选2014年金马电影学院。《大象席地而坐》(原名《金羊毛》)为2016年FIRST创投会年度入选项目,同时胡波作为2017年FIRST训练营导演,完成短片《井里的人》。2017年,胡波完成了长片处女作《大象席地而坐》,入选第68届柏林电影节论坛单元,并获得GWFF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及、费比西影评人奖,之后获得第42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大奖,陆续入选New Directors/New Films、多伦多电影节等全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电影节。同时,胡波作为一名小说家,出版中短篇小说集《大裂》(2017),其中同名中篇小说《大裂》获得台湾第六届世界华文电影小说奖首奖。 其首部长篇小说《牛蛙》出于2017年出版。短片小说集《远方的拉莫》计划于2018年出版。

  冬至,合家团圆。外婆和妈妈和着面,做着团子;外公,爸爸用金箔纸折成元宝;儿子带着心事穿梭在大人之间。家人之间聊着衣食住行,家长里短;聊着不联系的朋友,自相残杀的鸽子,修复的瓷器。团子皮破,元宝化成灰,锔过的瓷器愈加易碎。

  这是一部过程电影。在连续的一天里,在不停歇的家务中,一个家庭分裂,修复,和好如初,又再次崩溃。就像锔瓷这门传统手艺一样,家庭的碎片被锔钉紧贴在一起,破碎又完整。

  蒋与之,导演,编剧。现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哲学系,电影本科。创作风格细腻,力求从少数群体的视角剖析社会 问题,人性与情绪。参与过数部院线长片制作。短片作品 《A Step》《Where i Belong》 观看数超五百万。曾入选拉斯维加斯,罗马等国际电影 节。剧情短片 《阿弥陀佛,502》《LIVE》入选波兰克拉科夫电影节,旧金山国际电影节,厦门HiShorts短片周等。

  这一天,护士西西莉最喜欢的病人阿诺在痊愈出院后继续参加拳击比赛。西西莉一边通过收音机关注着阿诺的拳击比赛,一边用她特有的方式照顾医院里形形的病人。随着阿诺的比赛临近,西西莉的担忧浮现——直到一个水星人来到她的午梦中,向她展示会长出蒲公英的伤口……

  钟晓艺是来自中国广东和重庆两地的作者导演、视觉艺术家,毕业于北京大学,目前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电影MFA。亚热带中国的气候和文化孕育了她的电影美学和敏感性。她善于将多层次的素材在非传统的叙事结构中结合,在故事中探索电影实验,在细腻的情感和异想天开的幽默之间摇摆。她的创作旨在为世界增添一抹诗意和童趣,同时坚定地表达她对爱与美的信念。

  与一种反复发作的女性疾病斗争多年后,陈伊琳被告知彻底摆脱病痛的唯一方式是放弃做母亲的能力。在一次回老家的特殊探访中,她不知是否要告知母亲 自己的困境。

  高杨慧筱,独立电影导演/制片,在美国爱默生学院获得了电影与媒体艺术硕士学位。她的电影作品关注于深入探讨个人成长的主题,具有普遍的共鸣的同时,也融入了丰富的女性情感。 她最新的叙事短片《如果》在国际影展获得了好评,先后正式入围了奥斯卡认证的好莱坞短片电影节、西班牙学院奖认证的韦斯卡国际电影节、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认证的专项竞赛类-瓦伦西亚国际电影节、英国独立电影奖BIFA认证的Directors Notes,并获得了意大利Spello斯派洛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,以及阿根廷FECIMU影展最佳国际短片奖。 高杨慧筱之前的作品也获得了显著的认可,包括入围电影节包括亚洲电影节、西雅图亚裔美国人电影节、好莱坞新导演、洛杉矶纪录片节、纽约市独立电影节和纽约国际电影奖。

  两个警察、一名女法医带着一名女嫌疑犯来到郊外,寻找被害的丈夫的尸体。四个气场不合的人开启了一段荒诞的旅程。当她们靠近彼此,卸下各自的身份,案件的真相变得模糊,故事演变成一场对于羁绊和孤独的探讨。

  缪吉娜,先后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、美国电影学院导演系。短片《天黑黑》曾入围美国圣地亚哥国际电影节、IM两岸青年影展。长片项目《小文面馆》曾入选FIRST创投单元 、北京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、华语青年电影周猎鹰计划。长片项目《鸭子丘》曾入选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、“青葱计划”十强项目。

  女演员孙果闯入一场孙悟空的试镜,却意外被导演选中。在重塑和牺牲的过程中,她渐渐和这个角色越来越近……

  张悦,1998年生,中国导演,编剧。她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(电视编辑方向)专业,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影导演MFA在读。她的作品关注被边缘化的声音,探索庸常中的奇幻时刻。

  谢琛,23岁,目前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导演系,因受大量实验电影影响而走向影像创作之路,善用不同影像媒介来挖掘现代背景下个体的孤独与异化。

  “FIRST影展”品牌包括聚焦于电影人早期作品的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,及聚焦于奇幻及类型电影文化的FIRST惊喜电影展。以电影节展为叙事空间,布局电影制作、创意视觉以及数字艺术等多种艺术产业,聚集极富才华的电影人与新科技、音乐、数字艺术等领域充分融合、实践,激发大众艺术想象力,拓延真实生活的边界。

  FIRST青年电影展始于2006年,是专注发掘、推广青年影人及其早期作品的电影节平台,倡导青年电影文化介入当代生活,丰富艺术创作谱系,促进电影产业生态循环,凿刻当代电影史记忆。作为自主市场化运营的、肩负公共责任的平台,FIRST持续为华语电影工业输送新鲜血液,拓延电影生态可持续发展。

  FIRST惊喜电影展创立于2021年,关注类型电影的多元发展,交融电影、音乐、艺术、科技、文学、建筑等多维领域。惊喜影展下设惊喜实验室、磁场单元、惊喜预告及年度类型电影荐选单元,试图观察更多元的环境与更迫切的市场,向“类型”助力。

  主动放映是FIRST影展常设的电影文化交流厂牌,以非盈利性的线下公益放映为形式,提供主流视野外的青年电影人作品矩阵,将具备独立创造精神、不同美学范式的作品投射于更开阔的银幕,主动接近、寻找新的观众,复兴迷影文化,建构更多元的电影讨论现场。以主动的姿态,行放映之使命,观影情境下的仪式化抵达,密闭空间下的观赏共鸣与审美体验,充分发掘 FIRST主动放映的“美育效应”。

  FIRST FRAME她的一帧单元是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的平行竞赛单元。单元致力于思辨探讨性别与身份话语,关注个体的生命经历与社会关系,呈现银幕上多元的女性形象。

  FIRST PIONEER先锋创作单元是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的平行竞赛单元。单元沿承先锋精神,延展短片创作的丰富可能,鼓励新锐实验的美学与结构探索、多元的文化立场及独特的思维范式。

  FIRST训练营设立于2012年,作为公共培育项目,面向全球华语创作者征集,旨在极限的创作条件中, 提倡“动手的乐趣”,入选导演、制片、摄影、美术、声音、剪辑组队进行联合创作,共同完成一次关于电影的游记。

 

Copyright © 2002-2025 必发bifa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   TEL: 400-123-4567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      邮箱:admin@http://www.sousuomi.com

粤IP*******